订阅
纠错
加入自媒体

哈工创投:中国商业航天产业加快国际化步伐

2019-01-15 17:48
来源: 哈工创投

1月11日,在以“聚焦科技高地,变革产业未来”为主题的哈工创投三周年庆典现场,哈工创投高级投资经理丰旭代表投资部发表了主题为《商业航天产业发展趋势分析》的演讲:“航天领域一直是军民融合战略实施的“试验田”和“先行区”。随着军民融合的深度发展、《航天法》等法律政策制度的出台完善、航天基础设施的逐步开放、航天人才的合理流动,我国商业航天产业发展的前景将非常广阔。”

image.png

图:哈工创投高级投资经理丰旭

丰旭在演讲中对我国商业航天的优势及未来机会进行了总结:“我国商业航天产业和发达国家相比,目前没有明显代差,有希望通过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的创新形成后发优势。”随着“一带一路”的推进,我国商业航天产业有望加快国际化的步伐,在航天基础设施和服务领域将率先爆发;同时伴随卫星发射需求的增加,小火箭发射将成倍增长,预计2019年将迎来商业航天的小火箭年。

以下为丰旭演讲实录:

2018年商业航天发展大事件

刚刚过去的2018年,是商业航天精彩纷呈的一年。2018年2月,美国SpaceX公司猎鹰重型火箭首发,将一辆樱桃红色的特斯拉跑车送到了地火转移轨道。猎鹰重型火箭近地轨道的运载能力达到了68.3吨,成为推力最大的现役火箭。

SpaceX作为一家伟大的商业航天企业,基本上代表了目前商业航天的最高成就。2018年,SpaceX公司完成了21次火箭发射,同时完成了5亿美元的I轮融资,最新估值达到了300亿美元。SpaceX公司不仅为客户发射卫星,同时也为自己的互联网星座星链计划发射了两颗技术试验卫星。2018年12月,猎鹰9号进行了一箭64星的发射,打破了美国一箭多星的发射记录,也创造了多次使用相同轨道级火箭的历史。

image.png

国外的商业航天成就举世瞩目,中国的商业航天在奋起直追。2018年4月和5月,星际荣耀和零壹空间分别发射了自己的亚轨道火箭;2018年10月,蓝箭航天的朱雀一号火箭在酒泉进行了首飞。同时,中国商业航天在微小卫星星座领域取得的进步也非常明显。2018年12月,虹云工程和鸿雁星座都发射了首颗技术验证星,标志着我国的低轨宽带通信卫星星座进入了实质性的建设阶段。

商业航天的发展概况

什么是商业航天?商业航天的发展如何?先明确一下商业航天的定义。商业航天就是用商业的方式、市场的方式来发展航天,尤其是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,这与政府主导的航天有着非常明显的区别。

根据美国航天基金会发布的数据,2017年全球航天经济总量是3835亿美元,其中商业航天是3073亿美元,占比80.13%,商业航天的市场规模达到了全球航天经济总量的4/5。全球卫星产业总收入近十年来一直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,根据美国卫星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,2017年全球卫星产业总收入达到2686亿美元,其中占比最低的是卫星发射服务,收入总额是46亿美元,占比2%;占比最高的是卫星服务业,收入总额是1287亿美元,占比达到48%。

全球在轨卫星的情况:截止到2018年4月份,全球在轨运行的卫星中数量最多的是通信卫星,达到了792颗,占比42%。2017年新发射卫星345颗,遥感卫星达到了64%。在轨卫星以通信卫星为主,增量卫星以遥感卫星为主。

据估算,2018年我国卫星应用市场规模3746亿人民币,其中占比最多的是卫星导航和定位服务,总额3060亿人民币,占比达到82%;占比最少的是卫星遥感,总额75.8亿人民币,占比2%。这与全球卫星应用的分布有很大的不同,可以说是我国的特色。

商业航天在2017年投资的情况。2017年,全球商业航天迎来了一次投资热潮,投资数量达到了77起,投资总额为20亿美元,超过了2010年到2016年的投资总和。

根据哈工创投对将近50家商业航天企业的跟踪和统计,2018年我国一共有19家商业航天企业获得了总额超过23亿元的投资。其中,卫星发射服务领域9家企业的融资总额超过17亿元,同比增长10%;卫星星座运营领域8家企业的融资总额超过4亿元,同比增长200%;卫星制造领域2家企业的融资总额超过2亿元,同比增长100%。

商业航天发展特点

关于商业航天发展的特点。从世界航天史的角度来讲,截至目前,人类航天活动共经历了三次航天热潮。第一次是1969年7月以美国宇航员首次登上月球为巅峰;第二次航天热潮是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,以铱星、全球星移动通信系统的建成为标志。目前处于第三次航天热潮当中,美国NASA称其为“太空2.0”时代。在这一大背景下,全球涌现出了大量商业航天领域的创业企业,并且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成就。

全球的航天活动不再以政府为主导,而是由政府、企业、科技界和公众共同参与和推动。并具有以下三大特点:

第一,技术创新极大推动了商业航天的发展。可重复发射技术大大降低了火箭发射的成本。美国SpaceX公司猎鹰9号火箭发射的报价是5400-6200万美元,远远低于之前美国联合发射联盟至少1.7亿美元的最低报价;美国相对论公司使用了宇航级的3D打印技术,使火箭零部件的总量从10万个降到1000个以下,使火箭的制造周期小于60天;美国行星公司使用了像素级的影像拼接技术,能为客户提供每天一次的覆盖全球的遥感数据服务。

第二,商业模式的创新已经远远突破了卫星三大传统应用领域。比如蓝色起源打算在2019年正式开展商业太空旅游服务,一张票价25万美元;美国行星资源公司,计划在2020年开始实施太空采矿计划;国内的九天微星公司发射了“少年星一号”,计划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青少年的航天STEAM教育;阿里巴巴公司发射了首颗“天猫国际星”,并搭载了部分天猫用户的语音文件;未来还会看到太空旅馆、天基云存储以及太空碎片清理等更多的商业模式。

image.png

第三,微小卫星成为发射主流,小火箭发射即将爆发式增长。微小卫星通过组网的方式能够完全实现大卫星的功能,而且微小卫星在研制周期、研制成本方面有更明显的优势。数据显示,2017年全球发射的345颗卫星中,500公斤以下的微小卫星占比达到90%。未来随着微小卫星的组网发射,微小卫星的占比还将进一步提升。同时,小火箭的发射次数也将会成倍增长,2019年将是商业航天的小火箭年。

中国商业航天产业发展趋势分析

目前,全球有50家以上公司公布了自己的微小卫星星座组网计划。全球微小卫星星座计划发射卫星总量超过了27000颗,国内微小卫星星座计划发射卫星总量至少3000颗。我国商业航天产业面临以下发展趋势和投资机会:

第一,我国的商业航天产业将持续享受政策红利。我国对商业公司开放航天市场,源于2014年11月国务院发布的60号文,这也是我国商业航天创业公司大多成立于2014年之后的主要原因。60号文之后,我国持续加大了政策支持力度。到2020年,如果《航天法》能如期出台,我国航天法律体系将进一步完善。

第二,我国商业航天产业将快速发展,市场规模迅猛增长。2018年我国火箭入轨发射总计39次,首次超过了美国,成为全球第一。预计到2023年,我国的商业航天市场规模将会突破一万亿元人民币,其中商业火箭发射的市场规模将超过100亿元。

关于卫星导航,随着我国北斗三号系统正式进入商用,我国卫星导航和定位服务产业的用户规模将跃居全球第一;另外,随着AI技术在遥感领域的落地,我国商业遥感卫星应用市场的发展将保持较高增速;我国低轨窄带物联网星座的市场需求明确,技术相对成熟,将最先获得商业化的推广和应用。

第三,卫星发射需求巨大,火箭供不应求,大小火箭优势互补。未来五年,预测我国将有1000颗以上的微小卫星发射需求,长征火箭的商业搭载余量最多能够满足微小卫星发射需求的30%。大火箭的发射成本优势非常明显,小火箭的发射方式更为灵活,二者之间是非常好的互补关系,在商业运载火箭发射市场上将会长期共存。

第四,中国商业航天领域的竞争将非常激烈。商业航天领域是一个开放的市场,国内的商业航天企业会随着“一带一路”走出去。国外的商业航天企业也会随着我国市场的进一步开放走进来。2018年11月,阿根廷的卫星逻辑公司在中国设立了办事处,直接面向客户提供卫星遥感综合服务,海外企业在中国只能通过代理商开拓业务的传统模式已经被打破。国内商业航天企业除了要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,还要面对更为激烈的国内竞争。我国商业航天企业大多成立于2015年之后,未来还会诞生更多的创业企业,市场竞争将非常激烈。

第五,价格是商业航天竞争的关键,商业航天成本将持续降低。在解决了安全性、可靠性之后,价格将是商业航天竞争的关键。可重复发射技术是降低火箭发射成本的有效手段,随着技术的成熟,猎鹰9号火箭平均6000万美元的发射报价还可以进一步降低。可重复发射技术的发展,使得液氧甲烷发动机将大有可为。蓝箭航天的“天鹊”发动机和宇航推进的“沧龙”发动机,均计划在2020年实现商用,与国际发展基本同步。零壹空间公司一直执行低成本策略,通过一体化集成技术,将火箭多个系统的上百公斤载荷集成为1.8公斤的一体化综控机,有效降低了火箭制造成本。

最后对商业航天做个总结,分享一下我国商业航天的优势和未来的机会。SpaceX、OneWeb等明星企业的先行先试,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技术验证。我国商业航天产业和发达国家相比尚未形成明显代差,有望通过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形成后发优势。随着“一带一路”的推进,我国商业航天产业有望加快国际化的步伐。在微小卫星星座组网爆发之前,航天基础设施和服务领域将率先爆发;随着在轨卫星的逐渐增多,卫星频率资源的国际协调将愈发困难,这给激光通信企业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;小火箭的发射次数将成倍增长,预计2019年将是商业航天的小火箭年;随着北斗三号系统的正式商用,将进一步扩大我国卫星导航和定位服务的市场规模,并服务全球用户;随着AI技术在遥感领域的落地,我国商业遥感卫星应用市场的发展将保持较高增速;窄带通信物联网星座的市场需求明晰,技术相对成熟,将率先实现商用和推广。

航天领域一直是军民融合战略实施的“试验田”和“先行区”,随着军民融合的深度发展,《航天法》等法律、政策、制度的出台和完善,航天基础设施逐步开放,航天人才合理流动,我国商业航天产业发展的前景将非常广阔。

声明: 本文系OFweek根据授权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,目的在于信息传递,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,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、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,请联系我们。

发表评论

0条评论,0人参与

请输入评论内容...

请输入评论/评论长度6~500个字

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,请输入验证码继续

暂无评论

暂无评论

智慧城市 猎头职位 更多
文章纠错
x
*文字标题:
*纠错内容:
联系邮箱:
*验 证 码:

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